發(fā)燒的群眾溫度不斷升高,無疑是“燎原”的“星星之火”。不如我們這樣說:2009年,我們向著“全民高清時代”出發(fā)!
一、HTPC
說起數字家庭影院,不能不說HTPC。都知道傳統(tǒng)的家庭影院,是由信號源(DVD,LD),AV功放,音箱(5.1-7.1),顯示設備(電視機,投影機,PDP)組成的,那么HTPC系統(tǒng)中電腦扮演了什么角色?
HTPC是HomeTheaterPersonalComputer的縮寫,即家庭影院電腦。是以計算機擔當信號源和控制的家庭影院,也就是一部預裝了各種多媒體解碼播放軟件,可用來對應播放各種影音媒體,并具有各種接口,可與多種顯示設備如電視機、投影機、等離子顯示器、音頻解碼器、音頻放大器等音頻數字設備連接使用的個人電腦。簡單的理解,PC起到了信號源和AV解碼的作用,但是這僅僅是其功能的基本部分,如果和原來碟機AV解碼器起的作用一樣,還有什么必要用PC?HTPC自然有其獨到之處,這是由于PC靈活的配置,強大的處理能力,優(yōu)異的顯示質量,廉價的大容量存儲,豐富的軟件等等,所帶來的傳統(tǒng)碟機和AV解碼器所不能輕易實現的功能和效果!
HTPC的外型很重要。HTPC通常是擺在客廳里,作為家庭數碼影音的中心。放在客廳上的東西,如同電視,DVD機,音響,功放一樣,它必須要有精致的外觀,誰也不愿意在典雅的客廳上看到一個丑陋的機箱。另外體積不能太大,不論是美感上,還是從節(jié)省空間上來看,這都非常重要,一個如鐵牛一般的機箱是很煞風景的。
在性能上我們對HTPC其實并沒有太高的要求,能夠滿足高清播放和基本的多媒體應用就算達標,性能夠用即可。所以市面上的配置從高達幾萬元到低至兩三千元不等,全憑個人需求。
噪音必須要小,畢竟誰都不愿意在欣賞影音的同時還享用噪聲,這可以通過選用一些低噪音的板卡(如被動式散熱的板卡),以及低噪音的硬盤和光驅來實現。一部720p影片通常體積在4.3GB左右,一部1080p影片的體積更是高達10~30GB,對于HTPC用戶來說,大容量的硬盤必不可少。目前主流的大容量硬盤在尋道時的實測聲強為40分貝左右,而采用直徑為12cm風扇的靜音型散熱器的運行噪音通常不過20~30分貝。可見硬盤噪音完全蓋過了散熱器發(fā)出的噪音,因此HTPC用戶優(yōu)先考慮靜音硬盤。兼作BT下載機的HTPC而言,硬盤負載循環(huán)(DutyCycle)值要高得多,出現故障的幾率也更大。長時間用于BT下載,硬盤溫度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采用4碟片或5碟片封裝的大容量硬盤的發(fā)熱量普遍偏高,如果機箱散熱不佳,很容易導致硬盤故障。硬盤性能越強,往往會引發(fā)發(fā)熱量增加、噪音更大、高能耗等一系列問題。希捷科技PipelineHD充分滿足所有需求,噪音低至19分貝,耗電4.7瓦,堪稱綠色環(huán)保典范,因為功耗也是HTPC非常在乎的一個因素,首先從節(jié)能上考慮,家庭影院的應用就可能會長時間的開機,功耗小則代表節(jié)約電費。而HTPC的機箱大小也有限制,尤其是一些準系統(tǒng)在使用MicroATX的還只能使用半高顯卡,這樣體積可想而知,散熱成了很大的問題,如果大功耗的配件有可能無法散熱,所以盡量以低功耗為主。希捷以其領先的硬盤技術在確保性能基礎上又在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上增加投入,積極研發(fā)。
二、藍光碟&網絡高清資源
DVD光碟的下一世代光碟格式。一個單層的藍光光碟的容量為25或是27GB,足夠燒錄一個長達4小時的高解析影片。雙層可達到46或54GB,足夠燒錄一個長達8小時的高解析影片。而容量為100或200GB的,分別是4層及8層。
由于藍光播放器和藍光碟價格居高不下,即使PS3也要4000人民幣才能搞定,再加上版權問題,因此很多字幕組開始在網絡上共享經MP4壓縮的高清片源,一般一部1080P的影片,經壓縮有的尺寸也非常巨大,有8-20G左右,但視頻和音品效果非常功能出色,是眾多HTPC用戶推薦片源。有些商家就將此類片子刻盤到普通DVD上,并將DVD播放機內置部分解碼功能,可以實現這類格式影片的播放,于是出現了能播放1080P的非藍光播放器,值得注意的是,普通DVD容量有限,所以播放這類高清片源時,需要2-4碟才能完全裝下,播放較麻煩。
這是一位網友的“存儲”之路,也是很多發(fā)燒友們的摯愛。下載軟件是越做越強大,如果下載和存儲結合,威力攝人。人們將不再不斷拷貝搬運,網絡上越來越豐富的珍貴資源,穿透全球網絡的P2P下載,點擊,“所見即所有”,如此簡單!
1999一臺兼容機,配置20G的硬盤,當時WIN95,覺得好大,網絡用的是撥號上網,基本不下載東西!不斷的上街購買D版光盤!
2002換一臺機器,用的是40G硬盤,用ISDN,感覺好快,下載的東西也不大!
2003東西慢慢多了!80G硬盤加一塊!
2006ADSL上線了!160G的連買4塊!不到一年,換320G的4塊!
2007網絡正式上馬100M光纖!又愛上高清!500G的買了8塊!每日每夜的下載!
同年損失最慘重!不到3個月,4塊500G做的陣列沒有用RAID5,只用RAID0,壞了一塊,導致全部4塊的東西全部丟失!2個月沒有興趣下載東西!
2008飛利浦42寸液晶,又愛上了高清下載,網絡浪費不用太可惜,又開始下載!硬盤增加到12塊500G!
同年入手一個NAS網絡盒子MSSII-1TB!帶BT帶電驢!
2009轉移到NAS陣營!還是不夠!
萬不得已,帶上硬盤到電腦城高清專賣店有償拷貝高清片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F在全國各地的電腦城里,一般都有高清設備專賣店,希捷高清體驗店遍布全國,覆蓋全國所有一線城市,他們都備有豐富的高清影音資源,同時也會對普通消費者提供有償拷貝服務。
三、功放
一個最簡單的音響系統(tǒng)包括音源、功放和音箱,缺一不可,這幾件器材的質量基本決定了整個系統(tǒng)的質量。其中,功放作為音響系統(tǒng)的動力,在音源和音箱之間起著橋梁的作用。
功放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直觀來說就是將音源播放的各種聲音信號進行放大以推動音箱發(fā)出聲音。從技術角度看,功放好比一臺電流的調制器,它將交流電轉變?yōu)橹绷麟,然后受音源播放的聲音信號控制,將不同大小的電流,按照不同的頻率傳輸給音箱,這樣音箱就發(fā)出相應大小、相應頻率的聲音了。由于考慮功率、阻抗、失真、動態(tài)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圍和控制調節(jié)功能,不同的功放在內部的信號處理、線路設計、生產工藝上也各不相同。傳統(tǒng)的功放經歷了幾十年的發(fā)展,一直沒有特別的分類,直到近年來隨著音視頻播放設備的發(fā)展和影視軟件的豐富,使得許多音響生產廠家在傳統(tǒng)功放的基礎上,參照真正電影院的聲音播放特點,設計生產出了不同類型不同技術特點的綜合型的功放,人們將它稱為AV功放,相應地就將單純用來欣賞音樂的功放稱為純音樂功放。與傳統(tǒng)功放相比,AV功放在功能上已經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所以嚴格講現在多數的AV功放應該叫AV中心。AV中心的形成滿足了現代家庭在音視頻多種媒體播放、顯示及處理的要求,確實是更加符合人們在娛樂、欣賞方面的需要。
四、顯示設備
高清電視用英語可以表示為HDTV.HDTV英文全稱為High-DefinitionTV,意思是高清晰度電視。HDTV名稱里本身沒有Digital的意思,但它確實是DTV(DigitalTV,即數字電視)的一種格式。
數字電視系統(tǒng)(DTV)就是拍攝、編輯、制作、傳輸、接收等全過程都使用數字技術(也就是信號全用0和1表示)的電視系統(tǒng)。數字電視按照清晰度分為四檔:高清晰度(HDTV)、增強清晰度(EDTV)、標準清晰度(SDTV)和普通清晰度(PDTV)。不同清晰度級別的數字電視之間具有向下兼容性,高端產品可以兼容低端產品?梢奌DTV是DTV里音畫質量最好的一種格式,HDTV在國外被定義為分辨率至少能達到1920×1080i或1280×720p,且畫面長寬比為16:9的DTV。
2005年全國部分大中城市將開始試驗播出HDTV數字電視信號,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正逐步走近我們的生活,各家電廠商也開始熱火朝天地推出各種帶著“數字電視”名頭的電視機。從1080i到720p再到1080p,中國的彩電生產廠商正以躍進般的速度飛速前進,國際市場上罕有的1080p電視機在國內業(yè)已遍地開花。
目前中國有線用戶已達1.5億人,但是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僅為3000萬。究其緣由,有線電視機頂盒大多受制于當地網絡運營商,多數機頂盒企業(yè)是針對不同的地區(qū)生產高清電視機頂盒,以配合數字高清電視機的銷售。許多運營商為了降低數字電視轉換的開支,只提供了支持標清節(jié)目的數字電視機頂盒,甚至連標清機頂盒的性能也不是很穩(wěn)定。而可選的高清機頂盒價格大多在1800元以上,這也令想看高清的用戶望而卻步。
從高清節(jié)目源來看,目前還存在內容和價格兩大瓶頸。內容方面,目前國內能夠播放高清節(jié)目的只有三個頻道,收視費平均一年要上千元,普通消費者很難接受。雖然2008年奧運賽事的高清轉播是免費的,但奧運過后,央視高清頻道將恢復付費模式,屆時還是重復播放有限的幾個節(jié)目,別忘了,觀眾們是可以用手中的遙控器來投票的。
我不懷疑,在奧運期間高清電視的沸點會到來。但奧運過后,怎么辦?“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這是席慕容一首有名的婉約小詩,現在我發(fā)現用來形容奧運會與高清電視的關系卻是再恰當不過。奧運畢竟只是一個過客,想讓用戶對高清電視擁有真正的歸屬感,相關部門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五、高清播放
這里特別要提及的是國內市場上最惹火的一塊處女地,那就是高清播放器市場。想必雄心勃勃的廠商們是想將DVD機在大陸市場神奇的歷史重演一把。說到底,這是一個雙贏的結局,我等草民當然喜聞樂見,橫觀十款流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幾乎清一色公版,最多是更換一下LOGO,能有自己GUI的就算不錯,當然其性能水平比較平均。更為嚴重的是對于DTS的解碼,因授權原因,絕大數產品都選擇了固件升級方式先推上市場再慢慢更新,以期分得新興市場的一塊餅。當然這對于后續(xù)的產品會是一個很好的借鑒和技術、市場積累,再加上國外大品牌廠商的推動,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對于播放器的選擇真如DVD機一樣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