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投影行業(yè)在為一個概念打架:“光源亮度”。事情起因是小米激光電視“匪夷所思”的標出了一個5000流明的光源亮度。作為反擊,海信說“嗯嗯,那不過是個微投”;不過,堅果覺得海信太文雅,索性直接接招——“我們的光源亮度高達16000流明”!
這么熱火朝天的話題,不得不引起大屏君的興趣。光源亮度和我們常說的投影機亮度到底有何關系呢?
首先,標準的投影機亮度的概念,大屏君要說清楚。這個亮度是指理想環(huán)境中,標準化的理想投影幕上,投影機所投射最亮白色畫面的亮度。其中,理想環(huán)境的含義是“自鏡頭到投影幕這段光線傳播不引起任何亮度損失”;“標準化的理想投影屏幕”的含義則是,這個幕布的反射率是100%,且反射的角度不存在無效散射、反射幕布的尺寸恰好完全覆蓋投影畫面。
但是,大屏君深知,這種所謂理想狀態(tài)下的亮度測量是無法做到的。實際方法是用環(huán)境散射系數(shù)、屏幕吸收系數(shù)等糾正測量系統(tǒng)的誤差。同時,大屏君必須指出,標準定義下的投影機亮度,往往與鏡頭處測得的光通量在數(shù)值上基本一致。
其次,什么是光源亮度呢?簡單說就是光源作為發(fā)光體的部分所產(chǎn)生的可見光總亮度。如果是藍色激光熒光色輪技術,那么就是藍色激光器的總亮度;如果是汞燈光源,那么除了紅綠藍三原色波長的能量,這個光源亮度還包括其他可見光波長(雖然眼睛對后者的敏感度低很多);如果是紅綠藍RGB的LED光源,則是三個原色發(fā)光亮度的總和。
介紹了以上兩個亮度概念,大屏君就可以說說光源亮度到投影機亮度之間的“隱私”。這里就以小米、堅果、海信打架的激光投影機為例。光源亮度基本就是藍色激光器的亮度總和。而藍色激光器發(fā)出的光線,一般至少要經(jīng)過“光線傳遞”、“擴束”、“消散斑”、“熒光粉色輪”、“原色色輪”、“方向反射鏡片”、“DMD”光閥、“多組光學鏡片和電子機械結構組成的投影鏡頭”,然后才呈現(xiàn)在投影畫面上。
即光源亮度變成投影亮度,中間至少經(jīng)過十余個步驟的處理。且每一個處理步驟,都會導致亮度下降。
對此,大屏君需要列舉幾個數(shù)據(jù):第一,玻璃鏡片的光學作用主要是三個方面——反射、吸收和透射,而有效的通過亮度只有透射。一般玻璃的透射率是略高于80%(我們的建筑物白色玻璃窗),光學玻璃的透射率則是94%以上。但是即便是如此高投射率的玻璃,來上5片,總投射能力也會下降到73%。
第二,DMD光閥的工作情況。首先,DMD光閥有一個開口率問題,即不是整個面積都參與工作,像素之間有縫隙。其次,即便是鋁鏡表面,他的反射效率也不是100%,有一個吸收問題,光閥保護透鏡也有一個透射率問題。實際上,DMD工作時,開口率、透射率、散射率、反射率、系統(tǒng)潔凈度等都影響亮度傳遞,而且這些數(shù)據(jù)沒有一個可以達到100%。即便是以高開口率為特點的DMD,DarkChip4開口率也就是90%+。由此可見,一個DMD光閥對產(chǎn)品亮度的影響已經(jīng)很大。
第三,大屏君認為,光源亮度最大的損失點之一,其實是一個很多人都忽視的問題——即光源產(chǎn)生的光柱截面形狀與DMD光閥鏡面形狀之間的差異。DMD鏡面一般是4:3、16:9、16:10的矩形。而光源光柱截面一般是圓形和橢圓形。最簡單的情況,圓形光柱在4:3形狀的DMD上的有效照射已經(jīng)不足三分之二,即一下子損失近四成的亮度。
第四,對于激光熒光色輪技術,還必須考慮熒光轉(zhuǎn)化的效率:即藍色激光到綠色熒光、藍色激光到紅色熒光的轉(zhuǎn)變效率。其中,由于白光能量中,綠色基本占了一半,所以綠色熒光粉的效率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例如大部分氮化物綠色熒光粉的量子效率在70-90%之間。
綜上所述,如果假設所有的光學系統(tǒng)效率都達到100%的完全理想的上帝狀態(tài),大屏君對5000流明光源亮度的激光機,能給出的理想亮度也不過2300+流明(考慮DMD90%開口率和光源光柱截面與16:9DMD光閥的覆蓋差、80%的熒光粉效率)。
但是,這世界上哪里有完美的光學系統(tǒng):大屏君前面已經(jīng)列舉了包括“光線傳遞”、“擴束”、“消散斑”、“原色色輪”、“方向反射鏡片”、“多組光學鏡片和電子機械結構組成的投影鏡頭”等一大堆光學結構,每一個光學鏡片上都有透射率、散射率、吸收率、清潔度等指標影響亮度傳遞。這些光學結構足以讓投影機的光源亮度利用水平再打一個對折(0.9的六次冪,就只剩下53.1441%,而一般投影機鏡頭至少五六個鏡片,高檔一些的10個鏡片也很常見——當然高檔鏡頭會采用增透膜增加透光率)。
所以,經(jīng)過大屏君的介紹,可以看到投影機光源亮度到投影畫面亮度之間的巨大差異:有光學鏡片導致的,雖然每次損失不大但是次數(shù)繁多的衰減;也有光柱形狀導致的直接利用率的快速下降。除此之外,每一種投影系統(tǒng)還有不同的光亮度變化:例如,液晶投影機,必須使用偏振光,這直接導致?lián)p失50%+的亮度;再例如,三片式系統(tǒng)比單片式DLP在時間上的利用率高幾乎一倍,這導致使用三原色和白色光源時,三片式系統(tǒng)的亮度效果規(guī)律的不同。
由此可見,“光源亮度”“投影亮度”之間是一個非常復雜,具有專業(yè)知識性和技術性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后者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左右(綜合考慮各種光源,以及三片式系統(tǒng)和單片式系統(tǒng))。如果投影系統(tǒng)確定采用單片式DLP、藍色激光熒光色輪體系,投影亮度恐將只有光源亮度的四分之一了。
在這樣一個“復雜問題”上,投影圈出現(xiàn)“小米現(xiàn)象”的爭議,被認為不是一個好事情。這里面最核心的理由是兩個:第一,投影亮度和光源亮度差距甚大、中間轉(zhuǎn)變過程異常復雜,且后者不直接面向畫面效果。提出后者作為營銷概念有混淆視聽的嫌疑——這是大屏君最擔心的:畢竟激光電視的多數(shù)消費者是專業(yè)度遠遠不足的普通百姓。
第二,在投影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有了由來已久的畫面亮度和鏡頭出口光通量為基礎的“亮度參數(shù)”規(guī)則的情況下,提出一個和最終效果關系較遠的“光源亮度”標注,必然打破既有的產(chǎn)業(yè)秩序,甚至造成競爭混亂。這不利于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尤其是對方興未艾的激光電視行業(yè)絕不是好事情。
當然,沒有任何人或者法律能阻止小米使用光源亮度這個概念。作為競爭者,打臉的方式就是亮出自己的家底:例如,大屏君已經(jīng)注意到堅果表示,自己的激光電視光源亮度達16000流明;有HLD光源廠商表示,20000的光源最終投影亮度才只過了5000流明;ZOL等媒體亦以評測數(shù)據(jù)指出,小米5000流明的光源亮度,實測投影亮度只有1260+水平。
相關行業(yè)參與者的這些反應,讓大屏君實感欣慰——世間還是好人多、說真話、做真事的人多。大屏君相信,清者自清。一時的概念游戲、文字把戲,不過是行業(yè)發(fā)展主流中的小小漩渦。最終行業(yè)業(yè)者和消費者都會認清真相,不會做長久被愚弄的“籠子里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