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比較激光的威力時候,需要建立在它們輸出功率相同的基礎(chǔ)上。那么,決定激光威力的主要有哪幾個方面呢?
第一方面:發(fā)散角
這個比較好理解,散角越大,其射程就越近。所以,低發(fā)散角的激光在遠射殺傷上具有決定性的優(yōu)勢。一般來說,當發(fā)光面積相同時,波長越長,發(fā)散角越大。所以,紅光比紅外更具有遠射優(yōu)勢。但是,由于不同激光的產(chǎn)生機理存在區(qū)別,所以當功率相同時,它們很難做到發(fā)光面積相同。比如,808紅外的發(fā)光面積就要比980大很多,于是在相同的功率上,808的發(fā)散角就會比980還要大。
第二方面:吸收
這個很重要,不同顏色的物體對各種波長的激光的吸收能力有非常明顯的差別。同色的吸收最差,與白色相當;而反色的吸收最明顯,與黑色相當。比如說,綠激光很容易點著紅火柴,而點綠火柴就比較費勁。
第三方面:電離
這部分主要是紫外激光。紫外激光擁有極高的單光子能量,所以它可以使目標物電離。對于有機生命體來說,紫外激光的電離效應(yīng)會破壞蛋白質(zhì)及各種酶的活性,這就是紫外燈殺菌消毒的原理。那么,紫外激光對生命體的殺傷無疑是各種波長中最強的。
第四方面:人眼敏感度
人眼對波長約為550nm的黃綠色光最為敏感,所以,在可見光范圍內(nèi),越接近這個波長的激光,其對人眼的殺傷力就越強。
第五方面:聚焦極限
與遠射對應(yīng)的就是近距離聚焦殺傷。當激光平行度相同時,不同波長的激光會有不同的聚焦極限,如10640遠紅外激光的聚焦極限是532綠光的大約20倍,換句話說,同樣的功率下,532在單位面積上的輻射功率就是10640的20倍,這個差距是相當大的。一般來說,波長越長的激光,其聚焦極限也會越大。
第六方面:熱效應(yīng)與穿透性
激光殺傷,主要是能量密度。所以,穿透性更低的激光,在能量密度上就能有更好的表現(xiàn)。但是,激光波長與穿透性之間并沒有絕對的關(guān)系,如空氣中,可見光范圍內(nèi)就是波長越長穿透越強。但是到了長波紅外階段,它具有顯著的熱效應(yīng),于是它的穿透性就變的很弱。玻璃也是如此,CO2激光可以雕刻玻璃,但是532激光就不行。所以,對于這個方面,應(yīng)先了解目標物的特性對各種波長穿透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