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道廣州超視界10.5代線液晶面板廠,將迎來一次重大擴產。新增80億元投資,擴產6萬片玻璃基板產能,使其總產能增加到15萬片玻璃基板每月。
如果單看這一消息,并不覺得有什么奇特。但是,如果與目前液晶面板行業(yè)剛剛經歷了長達兩年的需求不振,以及三星全面停產、日本夏普10代線剛剛停產、LGD號稱計劃出售唯一的廣州8.5代LCD線等消息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事不簡單”!
大屏君對此的評價是,這是我國大陸地區(qū)顯示面板產業(yè)優(yōu)勢的“再一次”全面體現(xiàn)!
群創(chuàng)系廣布局下,哪里能開花?
鴻海-富士康-群創(chuàng)-夏普系,是液晶面板行業(yè)一個復雜的組合體。雖然復雜,但是其也是一個行為高度一致的組合體。同時,大屏君要指出,這一組合體也是全球面板界唯一“跨大洲”布局的廠商體系。
例如,富士康美國威斯康星州預計投資100億美元的10.5/11代線工廠項目,已經過去7年,但是依然沒有能正式完成。最新消息稱,該項目已經改為產能有限的6代線項目,并將部分土地和廠房出售給微軟作為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使用。外媒報道,其完成投資額只有計劃量的十分之一。
再例如,群創(chuàng)光電董事長兼CEO洪進揚近期表示,該公司與Vedanta在印度的合作關系正處于監(jiān)管審批程序的最后階段。雙方致力于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設8.5代面板工廠。不過也許是總結了美國工廠的教訓,這次的印度工廠不僅目標是更低的8.5代線,而且群創(chuàng)光電在合作初期將僅提供其技術和知識產權,以換取技術轉讓費,而不是直接投資。
布局美印之外,鴻海-富士康-群創(chuàng)還通過2016年對日本夏普,即大名鼎鼎的液晶之父的并購,實現(xiàn)了在日本的液晶面板布局。即該體系擁有日本大阪堺市夏普第10代面板產線(SDP G10堺工廠)。不過大屏君已經注意到,這條線目前已經全面停工,這是多年巨額虧損后做出的不可逆決定。SDP G10的停產,也宣告了日本本土大尺寸液晶面板制造歷史的終結。
鴻海-富士康-群創(chuàng)-夏普除了美國、印度、日本的布局之外,我國臺灣地區(qū)是其大本營。但是,臺灣地區(qū)產能近年來處于“下降”軌道之中。如,2023年底開始群創(chuàng)對位于中國臺灣竹南的T1面板廠進行大裁員,人員減半。此外,群創(chuàng)一座5.5代液晶面板產線已經轉向“新興扇出型半導體封裝方向”,退出了液晶面板制造序列。2023年來,群創(chuàng)還關停了其位于南京、上海等地的液晶后端模組廠。
“或者很謹慎、或者不順利、或者經營出現(xiàn)一定問題!”大屏君覺得,“鴻海-富士康-群創(chuàng)-夏普系”的廣泛布局,不僅沒有讓其“做大做強”,反而制造出很多“累贅”。在這樣的背景下,廣州10.5/11代線的新增巨額投資,大幅擴產,顯得非常搶眼。
液晶的未來要在低成本下競爭大屏
“更像是日本夏普10代線的產能和客戶需求轉向了廣州10.5代線!”這是行業(yè)人士將日本10代線停產和廣州線擴產聯(lián)系起來看的一個結果!
為什么不繼續(xù)拯救夏普10代線呢?大屏君認為,一方面,日本液晶面板產能越來越少,大尺寸線僅剩獨苗,已經談不上配套的完善度,結合日本其它方面的高成本,夏普日本10代線可謂從來不是賺錢的生意。例如,2023年,堺工廠凈損額達115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4.40億元),約占夏普公司總虧損額的77%。
另一方面,從產線主要設備和技術角度看,年齡已經達到15歲左右的日本夏普10代線,如果要繼續(xù)運營,就需要投入資金更新設備——到了壽命,二手市場可能都難以出售的這條線,注入新的投資,不如將同等投資放在成本更低的地方。
同時,從技術角度看,全球10代線玻璃基板僅此一家——這就決定了其上游玻璃產品、偏光片產品等都是獨有規(guī)格。包括一些設備也是獨有規(guī)格!蔼氂幸(guī)格”意味著成本更高!大屏君覺得,這可能是妨礙夏普10代線盈利和設備更新最大的障礙。
現(xiàn)在“鴻海-富士康-群創(chuàng)-夏普系”的規(guī)劃是在廣州超視界10.5代既有廠房內,增加新設備、投產新產能。6萬片玻璃基板,基本相當于過去數年夏普日本10代線平均開工率下的總產能,可以實現(xiàn)客戶“需求”的平替。而且,既然是既有廠房就能容納80億元投資的新設備,這說明2017年規(guī)劃和建設超視界工廠時,就留有“后手”。這也算是既有資源充分利用了。(只不過大屏君覺得,這部分廠房未免閑置的有些久了。)
特別是從技術規(guī)格看,新增超視界10.5/11代線產能,其在我國大陸地區(qū)是100%的聚焦、產業(yè)鏈100%配套,充分享有“現(xiàn)地”配套和下游銷售的低成本優(yōu)勢。10.5/11代線和日本10代線比,技術更新、規(guī)格更大、更適配未來大屏液晶需求趨勢。更為重要的是,大屏君認為,目前我國大陸地區(qū)既有10.5/11代線的產能擴產基本完成,10.5/11代線的上游設備的規(guī)格和技術更為成熟——很可能導致,現(xiàn)在10.5/11代線設備成本要低于獨一份的夏普日本10代線設備。
“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適配未來需求!”這就是廣州超視界擴產,與日本夏普10代線維持之間的差異。此外,對于市場銷售問題,大屏君要指出,大尺寸液晶面板上游市場供應商只有五六家,下游彩電和商顯企業(yè)具有規(guī)模價值的品牌則有幾十家。這導致,采購商不僅會計較產品價格,也會有意分散供應商,確保上游鏈的安全。尤其是韓系和日系彩電品牌素來會更多照顧“臺系面板品類”。例如,三星電子近兩年的供應鏈策略即是減少對中國大陸面板廠的依賴,將更多訂單轉移到中國臺灣面板廠和日本面板廠。這讓超視界的擴產“即便在液晶行業(yè)逆勢下也不擔心銷路問題”。
維系行業(yè)競爭力,鴻海-富士康-群創(chuàng)-夏普系需要大屏
液晶面板需求的未來是大尺寸化。例如,國內市場奧維云網(AVC)線上監(jiān)測數據顯示,2024年618期間彩電線上市場平均尺寸已經達到65.8英寸。特別是在線上總需求同比大幅下降18.1%的背景下,75英寸及其以上尺寸都實現(xiàn)了增長,其中85/86增長近三成、百寸產品則實現(xiàn)翻番。
另一方面,被認為未來大有潛能的商顯市場,亦天然的對大尺寸產品友好。包括會議顯示、電子黑板等,主流尺寸已經向85英寸升級。
而廣州超視界項目,不僅是“鴻海-富士康-群創(chuàng)-夏普系”唯一的10.5/11代線、也是臺灣面板陣營唯一的10.5/11代線、甚至是除了我國大陸面板企業(yè)之外,唯一的10.5/11代線。在很多外資終端品牌看來,對于平衡不同體系的供應商而言具有特殊意義;同時,其對于臺系面板業(yè)更具有特殊意義:
大屏君特別要指出,近年來在手機和IT產品上,液晶的地位遭遇了OLED不斷的替代性挑戰(zhàn)。但是,我國臺灣地區(qū)面板行業(yè)并沒有部署任何規(guī);腛LED產能。雖然其押寶了未來Micro LED技術,但是第一,該技術依然沒有成熟;第二,我國大陸面板、彩電和LED企業(yè)在Micro LED的研發(fā)、投資和上游資源,特別是“鎵”材料上具有優(yōu)勢地位。這就使得,確保大尺寸液晶面板不掉隊,對于臺系面板陣營而言具有了“現(xiàn)實和未來”不能有任何閃失的戰(zhàn)略意義。
即,抓住大尺寸液晶、發(fā)力Micro LED,是臺系顯示產業(yè)的主陣地、主旋律、主戰(zhàn)略。特別是在OLED上大幅缺席之后,眼前的大尺寸液晶和未來的Micro LED更是絕對不能有失。
或許這也是“鴻海-富士康-群創(chuàng)-夏普系”在日本停產、美國減配、印度布局,當前液晶顯示需求面臨總需求疲軟和替代性技術雙重壓力下,依然高調增資擴產“廣州新視界”的原因所在。——臺系面板集團已經不能接受任何進一步的產能和份額凈縮減的損失:關停日本、擴產廣州,是反擊,但更是防御。
當然,從地區(qū)競爭角度看,大屏君認為,廣州新視界擴產,是臺日系面板向我國大陸這個成本洼地、需求高地、配套唯一全鏈地(如我國臺灣地區(qū)沒有10.5代玻璃基板產能)妥協(xié)的產物。其本質會進一步增加大陸液晶面板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份額和產業(yè)鏈優(yōu)勢。也會為國內行業(yè)發(fā)展提供一些“鯰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