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樹節(jié)是為了紀念他
世界上,近代植樹節(jié)最早由美國的內(nèi)布拉斯加州發(fā)起。而我國的植樹節(jié)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jié)。
后來,植樹節(jié)變更為每年3月12日。此日為孫中山先生逝去的日子,以此來紀念這位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植樹的重要性,和倡導(dǎo)植樹造林的偉人。
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正式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jié)。
二、他和它的故事差點被人搶了
梧桐“項鏈”
大家看到的這張圖,是不是很像一串項鏈?其實這是環(huán)陵路上的航拍圖。每每到了秋天就能夠看到這串由法國梧桐組成的寶石項鏈鍍上一層金色。于是便有人說這是一位先生給自己愛妻的禮物。!真是個浪漫感人的故事。
但是錯!錯!錯!
其實樹是孫中山先生策劃種的。后來,為了紀念孫先生,南京各屆人士又陸陸續(xù)續(xù)在南京種了很多梧桐樹。最多的時候,南京的梧桐樹有20多萬棵。
三、它就是植物界的一線斗士
這次我們要講的樹界一線斗士就是法國梧桐。它作為世界五大行道樹之一,可以說是樹界的天之驕子。
首先,它是樹界的顏值擔(dān)當(dāng)。成長中的它,長得快,樹形好,葉濃密,耐修剪。長成后的它,木材堅實,紋理美觀,是很好的用材樹種之一。
其次,它不“嬌氣”,法國梧桐是陽性速生樹種,抗逆性強,能抗煙塵,不擇土壤,更能適應(yīng)城市街道透氣性差的土壤條件。就算被短期水淹后,也能恢復(fù)生長。即使要給它搬個家,法國梧桐的移植成活率也是極高的。
最后,我們要說的就是它的拿手好戲——“城市環(huán)境一線斗士”。法國梧桐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汽車尾氣、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多種有害氣體。通過它,我們呼吸的空氣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質(zhì)量。除了凈化空氣,在減少噪音污染方面,它也是一把好手!當(dāng)法國梧桐作為主要行道樹時,因其樹冠層吸收噪音的作用明顯,其凈衰減量可以達到6分貝左右。
所以法國梧桐通過上述這么多的“一線光榮事跡”,成功摘得了“行道樹之王”的稱號。
●溫馨小提示
人無完人,樹無完樹。在春夏之際,法國梧桐會撒播大量后代——黃褐色飛絮。這種飛絮對人們的健康有危害,如果吸入體內(nèi)會引發(fā)咳嗽,觸碰到人眼會發(fā)紅發(fā)癢,它也會讓部分人產(chǎn)生過敏癥狀。
除了飛絮,在法國梧桐長葉時,嫩葉外面的一層鱗秕,對過敏體質(zhì)的人也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所以,法國梧桐雖好,過敏體質(zhì)的人也要記得與之保持距離哦!
●知識拓展
在上海,行道樹常見的有法國梧桐、銀杏、水杉。公園栽植常見的有桂花、紫薇、玉蘭。一般家庭栽種常見的有月季、山茶等等。
四、“法國梧桐”不“梧桐”
作為一線斗士的法國梧桐真正學(xué)名叫做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它與我國的原生物種——真正的梧桐,不同科不同屬,“血緣”上沒有關(guān)系。之所以名字里帶梧桐兩字,是因為他倆長得像。
那么怎么區(qū)別它們呢?最簡單的就是看樹皮和果實。
在樹皮方面,三球懸鈴木的樹皮會不時自己剝落,干皮為灰褐色至灰白色,樹的表面看起來十分斑駁。而真正的梧桐有青桐、青玉之稱,樹皮呈漂亮的青綠色,并且較光滑。
在果實方面,三球懸鈴木的果實是一種聚花果,也就是由很多朵花,結(jié)很多個果實,聚生在一起的。其帶有絨毛,并且會在春末時散開飄落,不能食用。而真正的梧桐果實是球狀的實心果,可以食用。并且梧桐果實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有益。
●知識拓展
法國梧桐為薔薇目--懸鈴木科--懸鈴木屬
梧桐為錦葵目--梧桐科--梧桐屬
法國梧桐(三球懸鈴木)
五、“法國梧桐”也不“法國”
由于我們的“一線斗士”在全世界的傳播過程曲折,所以怎么稱呼它的都有。例如英國人把它叫“倫敦木”(London Plane Tree)。而法國人將它稱為“中國梧桐”,因為當(dāng)初法國人是在中國云南發(fā)現(xiàn)了這種梧桐新種的。后來國民政府為了美化首都南京,又從法國引進了這種梧桐樹。于是久而久之,國人便將它的俗稱定為了“法國梧桐”。
●知識拓展
法國梧桐指的是三球懸鈴木,但是上海栽培最多的其實是二球懸鈴木,它俗稱英國懸鈴木。但因為當(dāng)時法租界栽培的特別多,就給英國懸鈴木按上了法國懸鈴木——也就是法國梧桐這個名稱。
六、在家也能做植樹節(jié)一線斗士!
接下來,讓我來告訴大家,怎么樣能夠做到“在外植小樹,在家植綠色”——生態(tài)圈DIY。
第一步:帶上一個例如紙箱、盆這樣的容器,到花園等植物較多的地方。
第二步:收集一些較干凈的泥土與石粒放入容器中。并沿路尋找一些能夠裝入瓶中的小型植物或苔蘚,一起帶回。
第三步:準備一個稍大的玻璃,并將其洗凈吹干。
第四步:在玻璃瓶中,鋪上一層收集來的泥土
第五步:將收集來的植物小心的埋入泥土中,再鋪上一些小碎石。
第六步:最后再灑上一些水,以保證泥土的濕潤。
以上就是最初步生態(tài)圈的DIY步驟。當(dāng)然,若是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興趣的小伙伴甚至可以結(jié)合魚缸等其他工具,制作一個高級版的水路生態(tài)圈哦!(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