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當時活力四射仿佛永遠不用輸液的“國民老公”王思聰,在他的微博上曬了他最新的戰(zhàn)利品--自稱全球第一臺100寸的SONY電視,售價50萬。王思聰蹲在電視機跟前打游戲,目測屏幕占滿了他的可視范圍,想必沉浸感十足,使他在游戲場上所向披靡。
盡管限定在頂尖富人階層內,但印象里這是極大屏第一次在消費電子領域成為話題,只限于話題。
再把時間撥回10年前,2011年筆者第一次在實驗室看到躺在實驗桌上的110寸樣品,還沒有立起來。帶著下午的困意,第一想法是好大,第二想法是好像一張床,想在上面打滾、小憩。
10年前的如夢似幻屏,4年前的只限話題屏,在2021年已經成為觸手可及屏。小米、海信、TCL等品牌紛紛推出98寸平價電視,售價僅為19999元。筆者聽到自己的心在跳動,在產業(yè)鏈的不懈推動下,極大屏要出圈、發(fā)跡了。
圖一:98寸出貨履歷圖片數(shù)據(jù)
來源:DISCIEN 單位:K
主要有三點推動98寸等極大屏的發(fā)展。
1. G8.5等高世代線的普及
從十年前大陸第一條G8.5代線爬坡到如今的16條量產中的工廠,G8.5代線成為顯示行業(yè)的入門級世代線,高世代線的普及帶動了極大屏的發(fā)展,極大屏的代表從原先G7.5的代表尺寸—86寸升級為G8.5的代表尺寸—98寸。
圖二:86寸與98寸切割效率圖
圖片信息來源:DISCIEN
在G8.5,兩片98寸的切割效率高達96.3%,同時考慮到98寸的價格遠高于86寸,單片母玻璃基板的營收大幅上升,成為面板廠的推動動力。
2. 成本的大幅降低
生產資料的發(fā)展大幅拉低了極大屏的生產成本,極大屏電視的主要成本來自于面板和用于模組的各類膜材、以及極大尺寸所需的超大模具開發(fā)成本。其中98寸OC的成本已經由兩年前的1500美元下降到如今的800-900美元,降幅接近50%;各類膜材也在技術成熟和國產化推動下成本不斷降低;模具成本也隨著設計方案和型號增多,也不斷下降,最終使98寸的整機價格下降到兩萬以下,到達了很多家庭可以接受的水平。
3. 消費者的觀念變化
早期大尺寸電視尚未普及時,不少專家和協(xié)會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電視觀看距離和尺寸的建議,比如3.5m-4m的觀看距離用55寸。隨著中國大陸飛速普及的大尺寸及超大尺寸,“近距離看大尺寸的體驗不好”這種傳統(tǒng)觀念不斷發(fā)生變化,如中國視像行業(yè)協(xié)會就建議3-3.5m的觀看距離選擇65-85寸、3.5-4m選擇75-98寸,去引導消費者擁抱更大的尺寸,享受更好的視覺體驗。
這盛世如你所愿,這里的“你”是每一位視聽愛好者!霸钪妗迸d起,屏幕是最好的現(xiàn)實世界通向虛擬宇宙的橋梁,而98寸這種有高清晰、能包裹“目之所及”整個視角的極大屏,堪稱應運而生。希望98寸盡快突破運輸安裝等環(huán)節(jié)的限制,真正發(fā)跡到尋常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