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定制”這個詞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流行,最初在手機柜臺上,我們都能看到許多手機產品的機身上打上了某個電信運營商的LOGO,說明該手機廠商是和網絡運營商定制的產品,并且在手機中預置了與該運營商業(yè)務相關的軟件或者是快捷方式,同時,網絡運營商可以分攤一部分手機的費用,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來購買手機終端。如現在大紅大紫的蘋果iPhone與美國AT&T、法國Orange、英國O2等都是采用的這種商業(yè)模式。
運營商和手機廠商的合作已經屢見不鮮
事實上,手機產品和平板電視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它們都需要在網絡運營商或有線電視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下,才能夠發(fā)揮自己最大的作用。盡管手機廠商很早就和網絡運營商開展了定制這樣的合作,但在我國電視廠商并沒有這樣的先例。
TCL電視與歌華有線合作推出定制電視
在本月中旬,TCL與北京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歌華有線合作,將向市場推出植入“大卡”的液晶有線數字一體機,首創(chuàng)推出“大卡+小卡”的“雙卡合一”數字一體機,這樣用戶不用機頂盒也可以收看數字電視,而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用戶都需要單獨連接機頂盒,才能夠收看數字電視信號,這種一體機的出現既能夠方便用戶使用,也能夠減少消費者的購機成本。
在方便用戶的同時,通過與電視廠商合作,有線電視網絡能夠將自己的特色服務或增值業(yè)務植入到電視中,為運營商帶來規(guī)模效益,而這種合作定制的商業(yè)模式不論是對網絡運營商、電視廠商還是消費者,都會帶來很大的溢出。今后也會出現更多這種合作的案例。
● 總 結
在金融危機籠罩的市場下,每個廠商除了對自己的人事部分進行優(yōu)化外,還積極推出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開展新的經濟模式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度過寒冬。而吸引消費者最為有效的方法無疑就是給予用戶更多的實惠。而不論是從外觀定制、功能定制、還是內容定制,都能夠讓消費者更合理的選購液晶電視產品,花費最少的錢來購買到最適合自己的電視產品,而外觀和內容定制無疑能夠達到這個目的,減少消費者不必要的支出。而通過和電視網絡運營商的合作,消費者不再需要機頂盒就能夠收看到數字信號,并且能更方便的享受到運營商的服務,對用戶而言也能夠享受到更多實惠。而在為用戶提供更多實惠的同時,電視廠商與運營商都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因此這種商業(yè)模式今后會被更多企業(yè)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