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互聯網電視
點評:電視終端與電視網的斗爭,從目前看來,有線網與智能終端之間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用戶權控制之爭。曾經終端不智能的時候,電視網播出什么用戶就看什么。如今,終端都智能化了,于是智能終端攜用戶以令有線,企圖以用戶想看什么就給用戶播什么為名,策動用戶推翻有線的政權。如今所謂的OTT,大有把有線網O掉之意圖,對彩電廠商的影響不會很大。
解讀:
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經歷了寶貴的政策帶動增長期。中怡康測算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5月,家電市場當月規(guī)模高達1303億元,同比增速高達30.1%,彩電零售額2012年6月同比增速提升至4.8%,政策滿一年結束時,2013年5月其同比增速高達53.9%。然而,短期內效果喜人的政策補貼藥方在停藥后立刻帶來反噬,標本兼治成了奢望。
樂視6999元60英寸電視開局,康佳55英寸55K60U售價6666元和39英寸39K60U售價3333元,作為傳統(tǒng)彩電商首開低價叫板市場,隨后TCL聯手愛奇藝推出48英寸TCL尊爵版TV+售價僅4567元,小米也在籌劃已久后以2999元47英寸重磅出擊,創(chuàng)維則以42英寸青春版酷開電視低至1999元的價格為這場價格戰(zhàn)添上了最后一把烈火。
康佳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4157.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6.54%,但第三季度其凈利潤僅為102.6萬,同比下跌81%;海信電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收206.5億,凈利潤11.27億,同比增長24.24%。但三季度單季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16億,同比下滑4.7%;TCL多媒體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yè)額增長13.3%至278.9億港元,凈利潤為1.12億港元,同比下滑82.5%。受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電視機的銷量也上下起伏。不過,互聯網電視的出現也對彩電廠商帶來了一定“壓力”。
當互聯網企業(yè)進入以后,把彩電行業(yè)原有建立起來的價格體系打破。本來是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體系,廠家能實現一個相對合理的利潤。但互聯網企業(yè)一來就把價格拉得很低,傳統(tǒng)彩電不得不跟著調低價格;ヂ摼W企業(yè)本身作為一個攪局者對整個行業(yè)來說,影響不大。但傳統(tǒng)彩電廠家價格拉低后要付出巨大的銷量的代價,盈利方面可能會受點“傷”。
在互聯網企業(yè)扎堆的同時,TCL、創(chuàng)維、海信等傳統(tǒng)彩電巨頭則“反向滲透”,紛紛與谷歌、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大佬結盟,整合內容。除此外,華為攜手芒果TV發(fā)布“芒果派M210”,央廣銀河推出“木星”,華數推出自己的彩虹盒,還聯手PPTV推出PPBox,海信、創(chuàng)維等傳統(tǒng)電視巨頭也紛紛登場。
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宣布給移動、電信和聯通頒發(fā)“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yè)務(TD-LTE)”經營許可。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4G時代。
互聯網企業(yè)競相進入客廳市場,是為了讓傳統(tǒng)電視能夠通過外連的方式接入互聯網領域,以此打開更具想象力的商業(yè)空間。相關統(tǒng)計數據也顯示,國內有超過4億家庭,電視機數量要遠高于4億臺,這其中非智能電視站占絕大多數。
在這場客廳大戰(zhàn)中,兩條主線逐漸隱現。一是電視“IT化”,諸如視頻、游戲、社交甚至是網絡搜索將會逐漸出現在用戶的電視中;二是傳統(tǒng)家電巨頭也將會反向滲透,積極聯合互聯網企業(yè),加深內容方面的合作,從而達到完善整個產業(yè)鏈的目的,F在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客廳市場”將會出現新的洗牌,伴隨著一系列融合產品的出現,新的巨頭或將出現。
相關業(yè)內人士表示,IT企業(yè)混戰(zhàn)電視領域,傳統(tǒng)彩電廠商只有回歸到電視的本質才是看清這場亂局的根本。有線和電視機本身就是指腹為婚,電視機和寬帶網自由戀愛后,有線網與智能終端之間最主要的矛盾,本質上就是用戶權控制之爭。搶占客廳將會是未來三網融合中終端設備的競爭焦點,在這條產業(yè)鏈中,無論是傳統(tǒng)家電巨頭、硬件廠商或是互聯網企業(yè),誰能夠覆蓋更全的產業(yè)鏈,誰就有可能從中獲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