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六:“可悲”的善良
消費者是善良的,但是這善良往往成了“好人”的“缺點”。銷售人員往往在最后談價格的時候來利用這一點,說些“實在不能再少了、公司規(guī)定我們也沒辦法”之類的話,并表現(xiàn)出一幅可憐兮兮的樣子。于是我們善良的本性就被利用了,做下讓步,不再堅持我們的底線,于是我們的錢包憋了。
其實這一招并不高明,怪只怪我們是太善良了。
大賣場中的消費陷阱遠不止這些,但是這幾個是最常見的。在這里面,售貨員充分運用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最后讓你高高興興的把錢掏出口來。其實,售貨員的精明也并不是沒有破解之道,關(guān)鍵的就是要消費者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買什么,需要怎樣的性能,這類產(chǎn)品價格如何等等——常言道不打無準(zhǔn)備之仗。那怎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呢?常來pjtime.com看看是個不錯的主意。